1、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3、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5、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在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四十三岁以前,她的生活比较安定,后来饱尝了国破家亡忧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
1、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3、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
4、李清照字号:号易安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齐州济南。出生时间:公元1084年3月13日。去世时间:约公元1155年。别称:李易安。主要作品:《如梦令》《绝句》《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等。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人物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无字,只有号易安。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
李清照字号:号易安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齐州济南。出生时间:公元1084年3月13日。去世时间:约公元1155年。别称:李易安。主要作品:《如梦令》《绝句》《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等。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李清照无字,只有号易安。古代女子无字。男子在20岁弱冠时有父赐字,女子则无。
李清照无字,号易安居士。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李清照无字,只有号易安。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字易安,号漱玉,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