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洵,1939年4月10日出生于北京,中国香港男演员,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统筹及艺术指导。1945年,6岁的刘洵开始学习京剧。 1958年,19岁的他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并任教。1980年,因不满当时国内的官僚主义风气而到香港发展。
2、卢惠光,是一名泰国华侨,也曾经是一位泰拳冠军,由成龙挖掘的武打明星,出演过许多电影,经常与成龙演对打戏,在《醉拳2》中他将他的脚功展现得相当出色。2009年被解雇的卢惠光被指不满成龙遣散费太少,想找香港劳工处协助。程东 演员程东:香港电影演员与监制,1988年参与好女十八嫁的演员与制片。
3、经典的港片有许多,以下是一些被广泛认可的作品:《无间道》:这是一部由刘伟强和麦兆辉执导的犯罪惊悚片,讲述了一名卧底警察与一名潜伏于黑帮组织中的特工之间的对决。《英雄本色》:由吴宇森执导的动作犯罪片,以其精彩的枪战场面和杰出的演员表演而著名。
4、又名 伦文叙老点柳先开 导演:罗文 主演:张卫健 郭富城 周慧敏 吴孟达 郑则士 上映:2003年 地区:中国香港 类型:喜剧片 《流氓状元》 - 故事梗概伦文叙(张卫健)与柳先开(郭富城)乃广东著名才子,两人以鬼马文章、谐趣斗气闻名坊间,惟彼此性格异端,因而引发二人口舌之战。
华佗:东汉名医。他创编的五禽戏被称作是中国最早的武术套路,因此也有人把华佗称为中国武术的创始人。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传说形意拳就是由岳飞所创,不过近年来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尽管如此,岳飞仍不失为一位武术家,因为少年时他就拜同乡周侗(也是当时宋朝有名的武术家)为师习武。
李小龙 李小龙是国际知名的武术家,以他的硬功夫和对中国武术的推广而闻名。他在好莱坞的成功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这份榜单中,他排名最后。 杜心五 杜心五是自然门的第二代掌门人,出身名门,并参与了同盟会,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他与孙存周、郑作平并称为“虎林七贤”。
王芗斋(1885年—1963年),原名王铸,字芝圃,河北省深县魏家村人,中国传统武术集大成者,中国武术百杰之一。 孙禄堂(1860年—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完县东任家疃人,清末民初蜚声武林的著名武术大师。
在古代中国武术史上,被普遍认为武功最为高深莫测的人首推福居大师。福居大师乃五代十国时期少林寺的高僧,他广邀当时天下的武术高手,包括十八家流派,齐聚少林寺,历经三年的切磋与交流,吸收各派之长,从而开创了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
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武术家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张三丰:道家宗师,被认为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岳飞:南宋时期的名将,也是中国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令狐冲: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主角,虚构人物,但其所修炼的辟邪剑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麒英谢世,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
第一个原因是朱棣十分信任郑和。郑和十一岁时被朱元璋俘虏,阉割之后在军中做秀童。十四岁被分到朱棣手下,朱棣被他聪明机智所折服,将他留在身边还让人教导他学习知识。郑和不负所望,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他屡次立功。
因为这个原因,朱棣非常信任郑和。第三,郑和本来就是外交家和军事家 上面说了,郑和是朱棣的心腹,而朱棣几乎是马背上的皇帝。郑和跟随朱棣征战,亲自带兵打过不少仗,屡立战功,就是这样才被被赐姓“郑”。他本来叫做马和。
而照比形象、才智与宗教信仰优势,郑和真正过人的实力是懂得军事。实际上,这才是朱棣选择郑和的最为重要之原因。承接上一段落,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建立在藩属国朝贡体系,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建立外藩属国体系?就是因为这一体系可以有效的避免本土被外部(族)入侵。
第一个原因---信任。郑和他是从小和朱棣一起长大的陪侍太监,在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就陪着他南征北战,对朱棣中心耿耿。远征西洋要带兵要带着大量的财物去炫耀国力强盛,朱棣怎么可能会选择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呢?所以郑和被选上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受到了朱棣的信任。第二个原因---能力。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壮举。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选郑和这个太监承担如此重要的职务呢?这就是郑和的过人之处了——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祖籍云南昆阳。因明朝统一云南的战争,郑和被军队带回了南京,成为一位宦官,之后到北平燕王府服役。
这对于郑和能出色地完成下西洋也有一定帮助郑和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健康的体魄、踏实的作风、广阔的胸怀,这些个人素质使郑和具备了作为庞大船队统帅和指挥员的条件。 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
皇帝的老师一般都是大学士,主要的职责是给皇帝讲课,同时可以参赞国事,如果是内阁大臣,则还需要助理政务。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公或督主,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
皇上的老师古代称呼是帝师。帝师是皇太子的老师,例如方孝孺是建文帝的帝师。太傅 、太保、少保等官职一般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子登基成为皇帝后都任命为帝师。比如明朝皇太子有老师,小皇帝也有老师,这样,帝师的数量就比较多。明朝唯一的一对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就是陈以勤和陈于陛。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