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决赛视频,苏炳添决赛视频998

2023-04-02 18:23:06 体育 伴我安

如何看待刘翔发文盛赞苏炳添:封神?

感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刘翔本身实力也是比较强的,能够得到刘翔的肯定,也说明苏炳添是非常优秀的。

你认为苏炳添决赛没有半决赛跑的好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这场比赛我看了,英国选手的抢跑,有人说对苏炳添起到了干扰作用,其实我看了第一枪的时候苏炳添的起跑也是属于比较慢的! 当然了这毕竟是决赛,中国人第一次站在田径100米飞人大战的决赛起跑线上!

苏炳添的半决赛,起跑所用时间是0.142秒,决赛用时是0.167秒。决赛的时候是所有选手启动时间最慢的!但是网友说了:“就算直接剪掉相差时间”苏炳添成绩也就是9.95秒!我可以告诉大家,不是这么算!

百米大战计时是从开始0秒开始,提前0.025,启动也就是除了时间提前0.025秒外,距离上还少跑了0.025的时间距离,这个距离大概25到30厘米之间!说白了如果大家都是0.167启动时间而你是0.142的启动时间。就好比都一样启动但你比对手往前站了25到30厘米!别人跑100米,你只需要跑99.75米,而起来的时候你还站在别人前面25厘米!

其实苏炳添的如果和半决赛的起跑时间一样,苏炳添应该跑出的成绩是,9.93左右!所以起跑特别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队员愿意冒险去抢跑的原因!

再一个苏炳添的年龄,外加半决赛和决赛的中间时间比较短!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百米飞人大战!年龄体力的影响,第一次决赛的紧张,英国选手离开赛场的画面,以及为了保险起见等。使得没有半决赛跑的好!

首先我的观点,苏炳添并不是受到英国选手抢跑的影响,两次发枪,苏炳添都是起步最慢的,第1枪苏炳添几乎都没有做出动作,甚至可以说英国选手救了苏炳添,我觉得是半决赛竭尽了全力,造成体力不足,决赛没有足够的体力在前半程冲起来,从而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节奏来,但不管怎么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确保进决赛,苏在半决赛已用尽洪荒之力,跑出了9秒83的惊天成绩,因为人种的缘故,也因为岁数大的缘故,90分钟后就马上跑决赛,苏的体力恢复没有其它人快,如果决赛是第二天再比,那情况绝对完全不一样,可是这世界没有如果……

昨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秒的新亚洲纪录位列小组第一,晋级决赛。这是中国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他把黄种人百米速度的极限提高了0.08秒,短时间内恐怕无人能及。

仅仅过了两小时10分钟,苏炳添又和其他七位地球上跑得最快的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准备向着心中更远大目标冲刺。可是,当发令枪响,英国选手休斯抢跑被罚下,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苏炳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声发令枪响,比赛正式进行,苏炳添的起跑与刚刚结束的半决赛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反应速度仅为0.167秒,是所有选手中最慢的一人。

比赛经验不足,求稳保有成绩的心态制约了苏炳添的出发,值得自己前50米的优势没发挥出来,最终以第6名(9.98秒)完赛。

不管怎么说,苏炳添都创造了奇迹,让世界百米飞人决赛的起跑线上有了中国人的身影。这是难能可贵的!

短短两个多小时就完成百米半决赛、决赛,对于黄种人的体质本身带来巨大冲击。可以这样说:即使苏炳添在决赛中起跑速度领先也很难再跑出9.83秒的成绩。反观获得第一名的意大利选手雅各布斯,其半决赛成绩为9.84秒,可决赛却跑出了9.80秒。

这就是身体肌肉类型的先天差异。

答:1、既然是去奥运会顶极大赛场参赛,必定是奔着决赛拿奖牌去的,官方煤体事先就不要对个人过早过热加大宣传,给苏炳添制造了太大的 精神压力;

2、半决赛后,本来苏以9秒83的成绩小组第一出线,状态极佳,但离决赛只剩两个多小时,就该给苏营造一个安静的心理环境,让他在短时间内得到休息和调整 ,结果铺无盖地的高调对外宣传给参赛者误导为决赛已不重要了!因为已被封神,改写了亚卅 历史 , 创造了黄种人传奇等,必定让苏炳添减少了对决赛的重视;

3、苏炳添缺乏顶级赛事的临场经验,半决赛发力过早,用力过猛导致他决赛已力不从心;

4、把 体育 竞技推向了政治的高度。

5、意义宣传不如拿块奖牌来的硬气。赛场就是拿奖牌说话的地方。

苏炳添决赛没有半决赛跑得还的好具体原因,我觉得在两个方面,我年轻的时候也是校队专攻100米的田径选手,也曾经获得过全市100米冠军,对于跑100米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作为短距离的比赛,首先,起跑是特别关键的,因为能最后进入到决赛的选手,实力基本相差无几,他们这些世界顶级的选手都是能跑进10秒的人,可想而知,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差距是千分之多少秒来计算的,起跑慢一些,一下就拉开几米的距离,等你开始追赶的时候,终点已经到了,比赛也已经结束了,尤其是英国选手犯规罚出场,对苏炳添的心里还是带来了压力,心有余力而不足。比赛就是这么残酷。第二点,就是体能的问题,在半决赛的时候,苏炳添拼尽了全力,取得了9.83秒的第一好成绩进入决赛,然后在体能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晚上就要参加决赛,因为亚洲选手的身体机能还是和欧美选手有一定的区别,在晚上的比赛中起跑慢了,他想提速追赶,明显看出来,使不出劲的感觉,不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已经改写了 历史 !

我仔细观看分析,受3道选手被罚下影响,苏炳添起跑慢了0.1秒,始终在落后状态,如果起跑一致,前三名应该没有问题。

受第一枪影响,没有调整好

1、半决赛太完美了,已将方方面发挥到极致,再跑100次估计都无法复制。

2、他自己都说将半决赛视为决赛去比,也就是用尽了洪荒之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

3、年龄因素。

4、求稳,他的目标就是进决赛,加上第一棒有人抢跑被罚下,对心理有影响。

5、节奏问题,以往只要他起跑正常,前30米都是他领跑的,这次起跑不太理想,影响了他的正常节奏。

尽管如此,本次半决赛他已封神了,他已成了中国田径领域的丰碑,黄种人何时能打破?

由于儿子是校田径社团的队员,一家人在他的带领下全程观看了奥运会百米半决赛和决赛全过程。在百米半决赛时,枪声一响苏炳添像离弦的箭一样迅猛起跑,而且很快就进入到加速的状态当中,而同组的其他队员还挣扎在起跑的羁绊状态中,当他旁边的人高马大的意大利选手(决赛时的第一名)进入到加速状态并马上要赶超苏的时候,苏已经接近终点,最后苏以9秒83的好成绩取得了小组第一,亚洲第一,黄种人第一。这个成绩让我们分外的吃惊,也让苏炳添分外的欣喜若狂,他在参加奥运会之前的目标就是杀进决赛,此时这个目标已毫无悬念,也许这个成绩实在是太好了,让他有一些骄傲的心理(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中国有句古训“骄傲使人落后”。为什么呢?因为骄傲的心理会让人松懈自己或者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而其他在小组赛没有发挥出好成绩的队员却暗暗对自己下定了决心—决赛跑出好成绩。

决赛时,由于英国一位队员抢跑,所以包括苏炳添的八名队员都有两次起跑机会,然而从现场发来的视频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于受半决赛大胜的影响,苏在决赛时有些松懈,导致两次起跑时,几乎都是最后一个发力起跑,也就是说两次起跑都比其他队员要慢,而最后的决赛又都是世界级飞人,每一个细微动作的失误,几乎都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更何况是起跑这个关键动作,亚洲人本身就不占身高腿长的优势,起跑如果慢了,中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超过的。

我通过这次比赛也教育了我儿子,骄傲会使人落后,失败会是成功之母,所以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心态最重要。

苏炳添为了奥运决赛那一刻,努力十多年,却把巅峰留在了半决赛?

相信大家都看到这届奥运会上苏炳添百米赛跑半决赛的比赛录像了吧?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半决赛后苏炳添那个兴奋的状态吧?许多网友认为他是不是认为自己奥运夺冠了才会如此兴奋呢?因为如果单单是进入奥运决赛,也不至于兴奋到那个状态吧,要知道半决赛和决赛中间只相差两个小时,他如此兴奋,不会消耗他的体力吗?何况他之前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冠军,心态早已平稳了,他平时也很低调,所以也不至于因为只进了奥运决赛就如此兴奋呀?难道真的是我们的苏神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要想回答网友的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苏炳添的成长之路,以及这次奥运会的战术安排吧!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 历史 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1989年8月,苏炳添出生于广东中山古镇。父母在家务农,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在泥巴地里乱跑。虽然喜欢四处乱跑,但苏炳添其实一直是个乖宝宝。苏妈妈回忆,小时候的苏炳添就很乖,性格很温和,很少和别的孩子发生什么纠葛。不过,在苏炳添的家族里,可是有不少出色的运动员。表哥蔡健发比苏炳添大9岁,是中山古镇的百米赛跑冠军,也是苏炳添最早追逐的目标。那时候的苏炳添还是跟着表哥屁股后面,在外公家外面空地四处追逐打闹的。

少年时的苏炳添,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突出的跑步天赋,倒是身材矮小的他有一手篮球绝活,读初一时,身高只有1.55米的他,放学后经常出现在篮球场上,有一次,一群孩子在一起比赛谁能跳起来摸到篮球架,没想个子最小的苏炳添轻松摸到,足见其弹跳力之强。

他的启蒙教练杨永强两眼放光,发现苏炳添拥有非凡的腿部、腰部肌肉,就像能快速迸发巨大力量的优质弹簧,这让他的纵跳数值达到40,比很多国家队年轻队友高一倍,而田径尤其是短跑,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力量。

杨永强老师透露,经过观察,发现他弹跳力和爆发力都特别好,所以才把他吸收进了学校的田径训练队。刚开始,我还想让他练跳高呢。

其实啊,初二时候的苏炳添已经展现出小小的短跑天赋,经常在他们村里的比赛拿到冠军,那时身高只有1米55的苏炳添已经可以超过很多大孩子,拿到第一名了。刚刚进入田径队,还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苏炳添在泥巴地里跑都跑得非常快。参加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在很多石子上的跑道都能跑到11秒多。初中进入学校田径队,苏炳添并不像别的 体育 生那样张扬,一直都显得安静低调。杨永强教练回忆,苏炳添在学校田径队的时候,从来不缺勤,每次训练都积极参加,而且非常自律。

后来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最好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 体育 老师都震住了。

2004年11月,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结果拿到了第一名。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宁德宝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不过,真正的 体育 训练并非那么轻松。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 2006年,在香港对抗赛上,苏炳添收获了100米和200米比赛的冠军,在100米跑出10秒59、200米跑出的21秒多的成绩都接近了健将级运动员的水平。尽管当时苏炳添成绩不错,但要进入更好层次的团队,很多教练并不看好她,毕竟只有1.72米的身高,身材太矮,与很多欧美、非洲1.8以上的身高相比,实在太吃亏。

9月,苏炳添参加广东省田径邀请赛以10秒66夺得100米冠军。同年12月,苏炳添被招进广东省田径队进行更高级别的训练。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时,他的成绩只是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度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2009年12月12日,在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上苏炳添以10秒33夺得男子100米冠军,以全年11金的成绩结束赛季。

2010年,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男子4 100米接力决赛中,苏炳添与陆斌、梁嘉鸿、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得冠军,并刷新全国纪录和亚运会纪录,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摘金后,中国接力队时隔20年再度封王亚洲。

2012年5月6日,在国际田联世界田径挑战赛日本川崎站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10秒04(顺风2.9米/秒)超风速的成绩战胜美国选手麦克·罗杰斯和前世锦赛冠军金·科林斯夺得冠军,此次夺冠是中国队队员首次在男子百米成年组国际比赛中战胜美国选手。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比赛中,苏炳添以10秒19的成绩名列小组第三晋级半决赛,成为了中国短跑史上第一位晋级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的选手。

2014年 10月2日,在仁川亚运田径男子4 x 100米接力的比赛中,他和陈时伟、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以37秒99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两届亚运会上以打破记录的方式夺得该项目的冠军。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 历史 突破,他更改了起跑脚,尽管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但最终换来了巨大的成就。

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三名,这个成绩不但打破了10秒的全国纪录,并且也在正常风速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进入9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

2017年5月13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百米赛苏炳添以10秒09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大战中夺冠的中国人。

2018年,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3次打破室内赛60米亚洲纪录,成为第一位在世界大赛中赢得男子短跑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室外赛百米两次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

细数苏炳添长达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一直在不断进步,并维持着极高的竞技水准。无论是莫斯科世锦赛被判抢跑的失落,还是两届全运会与金牌擦肩而过的遗憾,还有一直伴随的伤病和伤痛,都没能让他停下前进的脚步。

苏炳添最大的优势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为提供训练成绩,他养成了回顾总结的好习惯,训练后写训练日记,把所有比赛资料存在电脑里,空闲时就翻出来从头到尾地看回看比赛录像,进行总结和提高。日复一日的科学练习,他终于站上了最高水平的赛道。

与在田径赛场上创造诸多辉煌的刘翔相比,苏炳添显然属于慢热型选手,靠“坚持的力量”终成大器。苏炳添不因失败而放弃赛道,也不因年龄渐大,而放弃对更快速度的追求,他持续追求每个0.01秒的跨越,不断超越自我,终于迎来自己的时代。所以他经常做的一个手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更让人们称道的是,苏炳添是普通人学习的楷模,他考取了暨南大学2013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2018年4月,又正式被聘任为暨南大学 体育 学院副教授,他的授课是学校最热门的课程。

在很多人看来,苏炳添就如一个最普通的人,2016年10月10日,他晒出了结婚证宣,妻子是小学同学林艳芳,多年来两人的感情十分稳定;2018年7月11日凌晨,苏炳添的儿子出生。

时间来到了2021年7月14日,苏炳添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 体育 代表团田径项目运动员名单。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预赛,苏炳添以10秒05排名小组第二,晋级半决赛。8月1日,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成为了首个百米破9.9秒的亚洲运动员。2小时后,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他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一次创造了 历史 。

回到视频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何苏炳添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的成绩差别会这么大呢?是不是苏炳添出力出错了比赛,把半决赛当成了决赛了?他为何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有时候,当外行的声音太大,往往内行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任何 体育 项目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技术,尤其是细腻的技术掌握,以及一些技巧性的突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到诸如“经济腾飞改变了国人DNA”等话题,可是为什么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了呢?回到苏炳添的奥运战绩,现在网络上普遍认可苏炳添外籍教练的部分说法,说半决赛到决赛的休息时间不够,太不利于黄种人了。这种话说得真是够酸,刚才黄种人胜利了,立即又主动去承认黄种人体力不如人。这样的讨论有多大个意思?

实际上,苏炳添的半决赛的佳绩和决赛没有跑出个人最佳水平,都是和技术有关的。这里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半决赛苏炳添跑出个人最佳成绩9秒83,打破亚洲纪录,这一跑可以说是把他的个人特点、技术突破发挥到了最佳水平。

技术突破到底在哪里呢?可以说,苏炳添实现了一个奇迹——小个子成为世界级的百米飞人。

严格地说,男子100米被非洲裔运动员垄断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是被西非裔的运动员垄断。西非后裔拥有特别的大长腿,博尔特就是 历史 最佳代表。

奥运 历史 上一个“小个子”百米冠军是身高1.77米的加拿大运动员本 约翰逊,但他立即就因为禁药问题身败名裂。

从起跑器的摆放,都可以知道苏炳添的腿长和他的对手们之间的差距。一个身高只有1.72米的运动员,不管他是什么人种,要想进入奥运男子100米决赛,都是极难极难的,进入一次,就是一个神话!

小个子运动员只拥有一个优势:他们在起跑以后的加速更快,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进入最快步频。但是他们的劣势在100米比赛中也实在太明显:当对手的步频也进入最佳,后程跑就只能眼看自己被对方追上。博尔特的大长腿和潇洒迷人的后程跑,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来说,小个子运动员一般会在60到70米左右被对手追上和甩开,最后30米完全无能为力。但是苏炳添在半决赛中跑出了极好的战略,这必定是他进行针对性训练的结果。奥运男子100米金牌得主雅各布斯是在最后10米才终于缩小了差距,他的半决赛成绩稍逊于苏炳添。

通过对比决赛成绩,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苏炳添跑出半决赛一样的9秒83,他至少可以拿到银牌。但为什么苏炳添在决赛中显得明显要吃力很多呢?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并且对比半决赛100米的起跑阶段。

英国运动员休斯抢跑被罚下,当时我们立即有一种强烈的不安的预感,尽管是所有运动员都被“闪了一下”,但我们认为这可能对非常需要在起跑和前半程跑出自己节奏的苏炳添影响最大,对更擅长后程跑的对手影响更小。

技术发挥和心理直接相关。另一个问题在于,决赛对手的竞争力强过半决赛。在决赛起跑之后,苏炳添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优势,还略有落后对手,他有明显的迈大步倾向,节奏明显受到周围的运动员带动,而不是他在半决赛里的致胜战略——尽快达到自己最佳步频,争取在前半程取得一些优势。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1.72米的小个子被一帮大长腿对手带上了节奏,竟然也跑出9秒98,其实是实力非常高了。但这可能也是苏炳添未来在继续寻求精进的时候必须总结的经验:如何尽最大努力跑出自己的节奏,不受任何一种情形干扰。或许他还需要争取参加更多的高水平比赛,在这样的比赛中去提升抗干扰能力。

尽管苏炳添的美国教练说:很遗憾!是我的错,他本可以在决赛中跑得更快,苏炳添在半决赛中,付出了100%的努力!他很难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再做到第二次。这很大程度上,是我的错!训练中,我没有想到半决赛与决赛之间只有两个小时,我们没有准备好,让他能够很快地再跑一枪!从而能让他跑出像半决赛一样的成绩。对于这一点,我有点后悔,我可以为他准备得更好!另外英国选手的抢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炳添。

单纯从运动和竞技的角度说,苏炳添的半决赛录像永远都值得热爱田径、想要在田径场上取得成绩的青少年学习。这场半决赛不仅是一个神话的诞生,同时也为小个子短跑运动员指出了一条路:战胜长腿运动员是可能的,关键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至于他半决赛晋级后会如此兴奋,完全是因为他努力了十多年的回报,要知道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奥运,前两次都没有进决赛,这一次终于进决赛了,情绪得到了释放,比拿到冠军还开心。

虽然决赛只拿到了第6名的成绩,但这也完成属于黄种人的传奇,而他对“年龄魔咒”的打破,更是属于他个人的传奇。今年已经32岁的苏炳添,是不折不扣的高龄跑者。即便在世界顶尖高手那里,32岁也绝对不是一个黄金年龄。和他同时代的100米天才,金牌拿到手软的博尔特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今年35岁的博尔特已经退役4年了。我们也不知道苏炳添还能再坚持几年。

百米跑道上的“老兵”苏炳添,也曾差一点在创造辉煌之前退役。悬在亚洲短跑选手头上“28岁定律”有着挥之不去的魔性:28岁被认为是一个无形的极限,由盛转衰的规律不可遏止。据报道,2014年亚运会后,苏炳添状态持续低迷,在对未来感到深深迷茫的情况下,他考虑过退役。如果苏炳添坚持不到32岁或者28岁就转身离去,没有人会苛责。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黄种人能挑战的极限十分有限,坚守未必有意义。但苏炳添最终给出的答案是做个“固执的人”。2015年他第一次跑进9秒区,是对苏炳添自己也是对所有人的回报和启示。当然,欢笑背后,是无尽的伤痛和寂寞。

苏炳添的故事证明了,所有的高光时刻都来自于背后的长期主义。对孤独的勇士来说,最大的对手,从来都是自己。坚守内心梦想,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领域的最强者。

这样的 体育 精神,不仅 体育 界需要,任何行业都需要。因为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缺少的发展动力。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论身处什么岗位,愈挫愈勇,力争上游,都是最好的精神风貌。说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 社会 、一个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总会面对各种“极限”挑战,有时,这种挑战是自身一时难以承受的,有时,还会因各种意外因素导致伤痕累累,但只有不断强大自己,像苏炳添那样,不断和“身体”对话,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更大的潜能,坚持长期主义,才有可能触及胜利的荣光,抵达我们的星辰大海。

科幻小说神预言苏炳添闯进决赛

科幻小说神预言苏炳添闯进决赛

科幻小说神预言苏炳添闯进决赛,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的跑道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有网友发现,苏炳添闯入决赛与科幻作家王晋康23年前创作的小说《豹人》中的一段情节“撞车”

科幻小说神预言苏炳添闯进决赛1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的跑道上,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此前由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将亚洲百米纪录进一步提升至了世界顶尖水平。

在决赛中,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夺得第六名,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创造了历史。

最近,有网友发现,苏炳添闯入决赛与科幻作家王晋康23年前创作的小说《豹人》中的一段情节“撞车”,除去年龄、唯一的黄种人等情况相似外,甚至连“第一枪抢跑”的意外也高度重合。

小说《豹人》中描述了这样一段情景:起跑线上的8个运动员,7名是黑人。只有一名黄种人,是中国的田延豹。这也是多少年来第一个杀入决赛的黄种人选手。

田延豹是个老选手,已经32岁,他只是在近年来才突破10秒大关。最好成绩是9.98秒。很可能这是他运动生涯的最后一次拼搏了。

他在起跑线上来回走动时,道克几乎能触摸到他的紧张。事实证明道克没有看错。发令枪响后,牙买加的奥利抢跑,裁判鸣枪停止。但是田延豹竟然一直跑到50米后才听见第二次鸣枪,等他终于收住脚步,离终点线只有20米了。

小说段落中提到的“第一个杀入决赛的黄种人”、“年龄32岁”、“近年来突破10秒大关”以及“第一枪抢跑”等与苏炳添8月1日当天参加东京奥运会决赛的情况高度重合,被网友称之为“神预言”。

对于此事,作者王晋康回应,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注意到此事,后来收到很多读者的私信,于是特意去看了苏炳添奥运决赛的视频。

“说实话,这确实是一个巧合,因为当时的创作需要这样一个英雄形象,来衬托小说的中心。”

王晋康是我国著名科幻作家,自1993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亚当回归》并获当年中国科幻奖“银河奖”,至今已发表和出版科幻小说近百篇(部),曾十四次摘取中国科幻大奖“银河奖”,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三驾马车”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王晋康小说中的情节与现实“撞车”也并非第一次了。上世纪90年代,他创作了剧本《生命之歌》,里面‘人工智能大胜人类围棋选手’的情节,也被部分读者认为是“阿尔法狗战胜柯洁”的“神预言”。

科幻小说神预言苏炳添闯进决赛2

最近,苏炳添是热议焦点。有人也翻出科幻作家王晋康的旧作,发现他的著名小说《豹人》中,曾“神预言”苏炳添决赛一幕。科幻作家都这么有预见性吗?你们怎么看?最近,作者王晋康也回应了,你们想知道他怎么说的吗?

大家可能不知道,王晋康是国内顶级科幻大神,也是和刘慈欣齐名的大作家。王晋康的《豹人》,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

预言之一:华人青年以惊人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短跑纪录,震撼了世界,也赢得了中国姑娘的芳心。这一点和生活中一模一样,苏炳添老师也是俘获了林艳芳的心,抱得美人归。

预言之二:苏炳添参与的这场决赛,第一枪的时候,第四道的英国选手抢跑,导致所有的运动员都受到了影响,和小说情节如出一辙。不得不说,科幻小说的确是很神奇。

预言之三:小说里说,选手今年32岁,没想到这样的'细节居然也和苏炳添一模一样,这不是巧合又是什么?有网友问:连抢跑都对上了,这种程度的话您不会是穿越回去的吧?

所以,最近有媒体采访作者王晋康老师时,他说:“这就是巧合而已。创作时并没有人物原型,当时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的运动员适应技巧性的,不适应力量型的,所以我写的时候,非常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够在百米赛跑上有突破。”

应该说,王晋康的回应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巧合。可是巧合背后,是中国人多年的夙愿。王晋康的巧合,其实背后隐藏的是苏炳添多年的努力。看似巧合,其实并不是巧合。中国选手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强,科幻小说的情节,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实现。你信吗

飞人赞飞人!刘翔祝贺苏炳添:封神!9秒83

北京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迎来百米飞人大战。在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大战决赛的亚洲人,并以9秒83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今晚决赛,苏炳添在第6道。

苏炳添的百米半决赛刚刚结束,中国另一位飞人刘翔就在社交媒体上向苏炳添发出了祝贺。刘翔发上了苏炳添百米半决赛的视频,配文很简单:封神!9秒83!!

刘翔和苏炳添,两个代表中国最快速度的人。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110栏比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拿到了金牌,并追平了世界纪录。2006年,刘翔创造了12秒88新的世界纪录。2012年,刘翔又跑出了12秒87的成绩。

刘翔退役之后,苏炳添在百米跑道上撑起了中国速度。以9秒83的成绩,在今晚的百米决赛中,苏炳添有望冲击奖牌。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