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辩题,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辩题

2023-04-03 1:28:05 体育 伴我安

你在辩论赛赛场上听到最惊艳的话是什么?

我最喜欢的辩手是傅首尔,以下展开:

1.江湖规矩就是人走茶凉,默契散场,不要问,问就是不懂规矩。

2、当孩子有100颗糖时她怎么会在意分享,可她只有两颗糖的时候你凭什么要求她大方。

3、你对人情世故的每一分通透, 对爱来爱去的每一份豁达,都是用失望换来的。

4、真实的自卑好过虚假的自信,石头也能长出顽强的草,但是肥皂泡里开不出自信的花。

5、时间从来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6、爱情不就是我敢喜欢又敢离开吗。

得到时我珍惜所有,失去时我努力释怀。

电光火石我没放过,遍体鳞伤我不认错。

7、有些人就是用来错过的,最值得留住的是那个深情又不计得失的自己。

8、那些男人觉得无趣的小事,就是女人的爱情。

9、太多人跟自己说我值得,太少人和自己说我不配。

10、他说他不配,我们就说对,他说是他蠢,我们就说滚;伤害你的人只会反复伤害你,不要浪费时间原谅他们,也不要浪费时间怨恨他们,善待自己。

11、成长,就是最终你会发现,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当你能豁达的面对他们,拥有制怒之力,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那将会是自己的新生。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12、因为天真有代价,就不允许自己天真;

    因为深情被辜负,就再也不投入;

    这听起来比被渣,更令人难过。

13、人生除了自己,都是配角。

14、不需要看破红尘,因为红尘本来就是破的。

15、所有关系里,懂得互相服软,轮流低头,就不会走散。

16.钱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绝对能说明一些问题,一切空有甜言蜜语没有任何实际付出的喜欢都是占便宜!

讨论一下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辩题 人不轻狂枉少年/人不轻狂亦少年 是什么?

这是一个很贴切如今现实的辩题。

我认为,不轻狂的少年价值也应该被肯定。

首先,境遇不同,每个人度过的少年时光都不同,像首富比尔盖茨,他辍学创业很成功,我方赞扬那些轰轰烈烈行事张扬有一番闯荡的少年,只是我方希望大家也要去肯定那些,踏实奋斗,循规蹈矩的少年,比尔盖茨家庭因素也为他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必要条件。

很多时候,很多人家庭因素不允许他轻狂,所以选择一条更切合实际的道路,有何不好,做事有自己的考量,行事有自己的风格 只是少了轻狂难道我就枉少年了?

少年要去做那些事,要由少年本身自己决定,评判我是否为少年的标准,不是只有一个,我循规蹈矩,听从长辈,少走弯路,亦是少年。

总结如下:

轻狂固然精彩,但是轻狂可能会导致事情出现一些无法挽回的结果,而这时候有一条你行事稳重,思虑再三的道路,何乐不为呀。

不轻狂不等于白白浪费少年时光,只要我努力,我不负韶华,亦是少年。

肯定那些轻狂少年的勇气,也希望大家能认定那些循规蹈矩,本本分分少年们的价值。

所以我方坚定认为,人不轻狂亦少年。

我喜欢的一位奇葩说辩手:庞颖

齐帆齐微课年度进阶营第51篇(字数3982),累计字数69400

严格来说,奇葩说并不算是标准的辩论场,而是掺杂着综艺气息的辩论类搞笑大会。

但始终有一个人,在用以一丝不苟的辩论态度和技巧面对每一场比赛。

她就是庞颖。

有人说庞颖打辩论不够娱乐,吸引不了现场的多数观众,以至于明明很有实力,但总是人气不够。

有些辩手很搞笑,但笑过之后,你会发现这只是一种短暂的快感。你笑过之后,发现得到的只是笑声。

但庞颖的辩论,值得你认真的聆听,因为值得你深思。

有人听得懂,就够了。

相比与奇葩说的很多选手,庞颖的娱乐性确实一般。但其实有一个规律,特别搞笑的选手,你笑过之后,发现你得到的也仅仅是那一笑。

但庞颖不同,她的辩论也许不够幽默,但逻辑性让你无可挑剔。如果你看过庞颖在此前专业辩论赛上的比赛视频,你会觉得,庞老师一定在奇葩说保留了实力。

                                   1

   傻傻的理想主义者 依旧勇往直前

庞颖曾在奇葩说表达:虽然我有很多缺点,可他还是喜欢我,那才是真的喜欢。

虽然是一个辩题,但庞颖是在说自己。

很多人并不喜欢庞颖,总认为她一直在占詹青云的光,尤其是詹夺得了BB King之后,但庞颖的光并不是那种一下就绽放。

需要细细的品味。

尼采说过:走过路过的人,不要把我当拐杖,我实际上是个栏杆,有需要你可以过来扶我。

罗振宇也在《奇葩说》中表达:这个世界上,不就是有一些栏杆吗,他们不见得过来烦你,但可以替你挡住一些危险的事。这种栏杆是我们生命的必须凭,它一点都不好,河边的栏杆永远耽误我们看景色。

庞颖就像是一个栏杆一样的人,你可以忽视它的存在,也可以不喜欢它,但你不能否定她的价值。

24岁的时候,庞颖大学毕业,按照家人的理想设定,在发达国家考上了公务员,对一个女生来说,这几乎就是完美人生的开始,稳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多少人羡慕的人生。

但庞颖只忍了4年,并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辞职,读研。

在她爸爸的眼里,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但庞颖依然用温柔的眼睛平静的看着父亲,没有说话。

辞掉铁饭碗选择再读书,是需要勇气的。

庞颖大学毕业工作后,下班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去约会,而是把所有的休闲时间用来打辩论,甚至是在上班时请假去参加辩论赛,爸爸急了,说:“你已经不是学生了,你不怕领导觉得你不务正业?”

28岁,辞掉公务员,重返校园做一名学生。

29岁,申请耶鲁大学,一蹴而就。

对于人生,庞颖没有选择一眼能望到头的直线,而是选择了高低不平的曲线。

这是庞颖选择的人生,纵然有成功的喜悦,但即使失败,她也不会后悔。

                                    2

在自卑与自信间撕扯成长

庞颖曾自我评价:我是个在敏感脆弱和坚忍刚强两个形容词之间撕扯的人,在内心自卑与表面自信之间撕扯,容易被感动被伤害,容易相信,也选择相信,也曾硬骨头到软硬不吃油盐不进。

在庞颖15岁的时候,班主任突然通知,有一个去新加坡留学的机会,需要考试,问想不想去。当时庞颖爸爸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留学中介在敛财。再者是想获得奖学金有一个很苛刻的条件,那就是,要先在新加坡上学8年,还要工作6年。按照庞颖当时的年纪,30岁之前基本就都在新加坡。

就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庞颖的大伯曾经是国家公派的留学博士,坚持让庞颖去。庞颖后来感觉,当时眼界是很重要的东西,大伯有这个眼界,自己的爸爸没有。她听了大伯的话。选择了这个从天而降的机会,决定参加考试。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考完几分钟出结果,结果,通知考上了,英文合同,马上就得签。在全家人都没注意的懵懂状态下,庞颖签下了人生中第一个合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好在我的朋友们并没有因为我的臭脾气弃我而去,她们选择原谅我包容我帮助我。我曾经反复提到,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总能碰到很多人对我施以援手,将我带离困境,引向更好的方向,不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工作上,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对于这些,我一直铭记在心,也渴望有一天能够一一报答。

对于奇葩说,庞颖曾发微博:100位现场观众,一共就那么短的说服时间,还有打瞌睡的走神的,发言环节完马上就得投票。有些道理卖不出去,不一定是说服者的祸。

身边的同学,不要说结婚,离婚的都有了。不要说生孩子,二胎都会打酱油了。亲戚聚会时,儿孙成群的跟我爸说,庞颖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女儿还是要留在自己身边才好。我爸同事说,庞颖要是我闺女我就不让她去辩论,女孩子家抛头露面咄咄逼人不好。24岁时我大学毕业,下班后的时间没用来约会,我把所有空闲时间都花在了辩论上。每次请假去辩论赛我爸都很急: 28岁时我辞职了,在身边朋友都开始稳定下来有些积蓄能给自己买名牌包时,我把积蓄都花在了读研上,又成了一穷二白的双肩包学生。记得我曾发微博自嘲,想想自己都快30岁了,还在为赶作业焦虑地熬夜,悲从中来只好又多涂了点眼霜。29岁我申请耶鲁,离开熟悉的环境,背上一些债务,两个行李箱,不知道美国到底什么样。回到家乡同学聚会,大家在聊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笑了自己一下,看来我还不老嘛,我不要做名校生他妈,我还要做名校生本人呐。

2013年,庞颖刚刚接过学校辩论队教练的教鞭。

如履薄冰,惶恐不安。

在接到比赛任务后的4天只睡10个小时,在所有队员都休息的时候,只有庞颖还在教室里独自研究辩题和观点。

到比赛的当天,庞颖说自己已经累的没有知觉,宣布自己的队伍获得冠军时,庞颖也没有知觉,当一个学弟说,庞姐,你真的很努力。庞颖哇的一声哭了。

庞颖的确很在乎外界的评价,但这种在乎是建立在自己近乎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一种心理变化。

但看过她正规辩论赛的人都知道,她是华语辩论圈的翘楚。缜密的逻辑思维,对辩题强悍的拆解能力,一流的质询能力…(墙裂推荐大家去看18华语辩论世界杯。!推土机式打法不给对方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而且她不仅自己能力很强,还连带着新国立辩论队一步步走向辉煌……

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教练, 2016年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2018年代表哈佛耶鲁大学联队参加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获得冠军。

成绩刺眼,荣誉闪光。

庞颖在奇葩说表现的很柔,是与“土系小阿姨”匹配的温和。

但看过她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的表现,又秒变宇宙超级推土机,逻辑,拆解,质询  ,直接将对手轰杀成渣。                      

    3

想低调的改变世界

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庞颖曾说:“我如果能在辩论中说出一些对别人有帮助、让这个世界朝更好方向改变的话,我就觉得很有意义。大家都说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很难,但这是一个小小的推动力。”

庞颖的辩论里,总是蕴含着改变世界的意味。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庞颖是最爱说的那一个。

她会讨论讲的是美国某黑人社区参与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并发表“”有很多黑人反对性少数平权是因为黑人觉得如果社会帮其他少数群体平权,就会损害黑人的平权进程。这种“此消彼长”的理解是错误的,平权的意思是无论我是谁,无论贫富无论职业无论种族无论性别,我都不能受制度性的欺负。平权的意思不是说A不能受欺负所以我们带着A去欺负B吧;平权是一种意识,意识到没有人应该受欺负所以我们谁也不欺负。所以如果为A争取平权能够散播这种意识,那BCDEF都能受益。

一个是哈佛法学博士,一个是耶鲁管理学硕士,在两人的主线生活里,她们有光明的事业前景,刚毕业就拿着多数人可望不可及的高薪。就像另一名选手李思恒曾在“高薪不喜欢和底薪很喜欢的工作,选哪一个?”这道题中对詹青云说的,“你底薪的底线,就是我高薪的极限”,这句话可能并不是一句夸张。

即便已经参加两季《奇葩说》、拿到了冠军、拥有了非常可观的知名度,她们依旧在原来的工作里按部就班。为了不耽误工作,她们在录制节目期间不得不忍受着熬夜写稿、睡不够和红眼航班的痛苦。

我最想在《奇葩说》上传递的东西是眼界。因为我的人生经历,就是由自己或身边人的眼界决定的,从廊坊到新加坡再到耶鲁,不同文化塑造了我。我和詹青云、邱晨能在很多方面保持一致,可能也是因为她们也有相似的成长经历,都是被不同文化塑造的人。

我们是比较幸运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可能性。我希望,大家能从我们身上看到可能性,你不一定要和我们一样,但要知道你还有其他的选择,你不必只在眼前的七大姑八大姨给你的选项中选,你是有其他可能的。

我会继续在《奇葩说》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辩论把观点分享给大家,提供多一个选项。

很容易从她们的辩论里发现想要改变的方向,诸如反对996,诸如对“过来人”和“大多数人”的劝诫保持警惕,诸如当大家赞美“妈妈是超人”时,指出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的“丧偶式教育”和对女性权利的损害。

辩题的正反方交替更换,但价值观是稳定的。一样是生而为女性,一样是少小离家到异邦求学,这种长久以来的“少数人”身份,使她们拥有更强烈的同理心,也常常让她们的论点带有更多的人文精神和自由主义的色彩。

阿庞是个很温暖的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身边人,永远都是太阳般的存在,永远让人安心,永远让人觉得原来世界充满着乐趣。每次看她分享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看她的vlog,看她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看她一天更好几条微博,就想着怎么会有这么正能量的人,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观点也改变了我的态度,很感谢这么优秀的她能带给我们这些,帮助我们认识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确实有能改变你的东西,也许改变你的只是一丝,但人的成功就是由一丝丝改变所累积的。

很多人吐槽庞颖,认为她总在节目后通过社交平台再次表达观点,是太在乎胜负。

我只想说,没有胜负之心,人类早就灭亡了。

但在胜负之余,庞颖真的是太想表达观点了,始终延续她改变世界的立场。

在一次“伴侣有个soulmate,我该不该介意?”的辩题中,储殷用自身经历力挺不介意,声泪俱下的获得了现场许多人的支持。

庞颖作为二排辩手,强烈反对,可惜庞颖的一番论调在节目播出时被PASS。

但庞颖就是庞颖,你不让我说,我换个地方说。

微博里再见庞老师:我公开反对储殷老师的爱情观。不要让过来人告诉我们终将活成他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果非要用一句古诗对庞颖做一个总结,我想这应该就是最适合的吧。

《奇葩说》之詹青云:用知识和见识,传递智慧魅力的女博士,你怎么看?

《奇葩说》节目,亮点不少,也有遗憾。

程璐高水平的发挥,给大家带来了惊喜;梁秋阳的多点出色论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杨奇函很可惜,发挥不错,却被淘汰了。

不过杨奇函说詹青云的一句话,让很多人有共鸣,就是詹青云每次都站在青年人的立场,为他们呐喊。

她一直用自己的博学和见识,通过辩题传递正直,有情怀的价值。

01

女博士的成长

很多人熟悉詹青云,是从《奇葩说》的辩论开始的。在辩论时,她就像一个发光的青年智者。有时慷慨激昂,有时娓娓道来,抑扬顿挫地在辩论。观众很多时候,都是静静的坐着。

她的头衔很多,随便一个,都让人难以企及。她是2015年《精彩中国说》节目冠军;是世界最高学府的女博士,哈佛法学院的博士;是“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冠军的“最佳辩手”等。

她小时候,并不是学霸,她的学习成绩是后来逆袭成长的。小学一年级时,她成绩垫底,初中后,成绩也不见好转。直到高二,她才成为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

不过詹青云幸运的是,她爸妈对她很信任和包容。她妈妈是高中教师,一直给她鼓励。

不是像《小欢喜》里,陶虹饰演的优秀教师宋倩对女儿英子的那样,寸步不离死追她学习,极端到害得英子抑郁要自杀。

在有一期演讲里,詹青云说,因为妈妈是高中老师,所以很信任她。

她妈妈胸有成竹地帮她掐算,说到小学四年级时,她就会是学校最棒的学生。结果到四年级了,她的成绩依然还是垫底。她妈妈又再帮她算一下,应该是到初一,她就会是学校最出色的学生了。可她直到了高二,才实现成为了学校最棒的学生。

这种看似自由又关怀的教育,也给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学霸成长方式。

不是她妈妈追着她学习,而是在给她激励和信任。她也在相信妈妈的话中,不放松自己的学习,相信自己,终于实现成绩逆袭。

她从小学到大学,转了6次学。不但在学习中辛苦煎熬,也在不断更换环境中学会适应。

从垫底的学生到优秀的学生,不断的跌宕起伏。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后,也面临语言和地方制度不同的磨合和适应。

她后来不仅是一名学习上的学霸,还是一个多面人。她喜欢金庸小说,和人开旅社,回到山区做支教,打辩论,游历过20多个国家,做过了很多的事情。

正是她读书多,又有社会实践,才在打辩论时,听起来正面不刻板,非常接地气。

02

初露锋芒的奇葩辩手

詹青云辩论的特点,是逻辑严密,有深度,有种给人豁然开朗的顿悟,所以很多网友把它称作“神仙辩论”。

在《奇葩说》第5季她第一次出场时,呆萌可爱的马剑越碰上了她,后来成了马剑越的噩梦。当时她们两人的辩题是:“一夜暴富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马剑越选择正方,是好事。普通人也会觉得当然是好事。詹青云选择的是反方,不是好事。

在辩论中,马剑越把“一夜暴富”说成是一种能力,自己还紧张地自乱阵脚,没说出本该准备的论证来;

而詹青云抓住她的漏洞,驳斥“能力说”,接着用“概率低”和会让人浮躁来反驳,又准又狠。很多人都说,不是在一个水平之上。

屏幕里有人说,女博士怎么选这么弱的马剑越?

其实,詹青云是选择挑战这个辩题,因为这个辩题选择反方,是非常大胆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想“一夜暴富”,而说“一夜暴富”不好的,容易让人觉得虚伪。需要有独特的论点和不同角度来论证,不然很难说动观众。

马剑越是比较弱,但她的观众缘非常好。日语老师刘苏曼说,马剑越自带一种萌的属性,非常的可爱,不知道为什么就想给她鼓掌。

马剑越确实更年轻,外形甜美可爱,这种可爱有时候是不用逻辑和理性的,有些人靠眼缘就会给她投票。

但詹青云清晰的思路和新颖论点,能把人带入她的论证中,这是她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让有所感悟的人,对她有种肃然起敬和叹服的感觉,印象更深刻。

詹青云说出一句金句:你越相信一夜暴富的好,你就越相信这些骗局是真。通过贴切的例子抛出来,非常有力量和认同感。

在抬杠的时候,她举例国足教练里皮的薪资,是全球排行前6位教练收入的总和,可国足还是扶不起来的钱多办不了好事质问马剑越,马剑越答非所问,暴露自己的知识不足的短板。

赛后马剑越说,自己遇到詹青云就特别害怕,直言挑到她自己运气差到爆了,她是第二个马薇薇。

而后台肖骁说,比马薇薇强多了,被旁边的马薇薇对他翻起了白眼。

詹青云和马薇薇、陈铭及邱晨,都有相似之处,拿过传统辩论的冠军,实战经验非常丰富。更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见识。

03

知识的魅力

詹青云有一场和陈铭辩论,被网友戏称“神仙辩论”。辩题是:“奇葩星球新技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陈铭选择正方支持,詹青云选择反方,不支持。这场辩论,特别精彩,两个超级辩论高手,引经据典,展望未来,逻辑缜密的唇枪舌剑对决,观众们掌声欢呼不断。

詹青云从引用古典油画大师的艺术,到莫奈和梵高的印象派;

物理界的开尔文热力学到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慷慨陈词,滔滔不绝;

再到《西游记》里的取经故事的意义:“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而是那条取经的路”······

涉及之广、解读透彻,让观众不得不对有知识文化的人自觉敬佩,感叹读书真好。

在一场辩题为:“有一杯可以消除悲伤的水,要不要喝?”

詹青云选择的是反方,选择“不要喝”。在辩论中阐释了悲伤对人安全的积极意义。再展开到对人精神层面的凄美含义。

“不会因为失败而悲伤,就不会胜利而欢喜。”有深度、有逻辑、有情怀、有大局。

爱情方面,引用了马尔克斯著名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了爱,不舍弃痛苦;

战争灾难方面引用《西线无战事》,忘记战争的苦痛,我们就不会拥抱和平;没有伤悲就不会有慈悲。

随便拿出一两句,都可以做美文的金句。

最后引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来阐述,只有快乐,没有悲伤的社会是可悲的。我们和悲伤和解而不是忘却,被伤过的一切也是热爱过的一切。

网友感叹:有多少阅读量?才说的这么好!有多厉害的逻辑能力?才概括出这么清晰的文字来啊!

04

为弱者呐喊,站在年轻人立场发声

在“能者多劳,是不是在坑我?”的辩题里,詹青云说出职场真相:有些人忙到始终是工作,有些人没找到工作。不是因为合理,而是合算。请1个人给1.5倍的工资干两个人的活,比请两个人合理的按每天8个钟上班合算。

年纪轻轻,“精致穷”有错吗?詹青云透过表象指出,很多人被商家的推广包装裹挟,成了“精致”的提线木偶,为了面子为流量和网红买单。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也有冒犯到“金主”的忌讳。

从这些辩论中,发现她不忌讳得罪企业老板,也不避讳商家的顾虑。借助辩题,说自己想说的话,给出自己的观点。

她几次说到,价格不能决定价值。打几个亿商业合同的律师,不见得比几乎没赚钱给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有价值。有道理又有情怀。

她真的是一个能享受平淡的知识女生。黄执中曝出她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可以在地铁里平静的看《庄子》。

在“得知前任得新欢,有个鸡飞狗跳的按钮,可以给他俩的关系制造一点麻烦,要不要按?”的辩题里,詹青云对心理健康做了论证,如果伤害别人得到快乐,那么连环杀手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有力否定,用报复人来得到心理平衡的手段正确性。

她引用了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裘千仞放过了年幼的郭襄,终于放下心中的仇恨;

《天龙八部》乔峰的爹乔远山,放弃对杀死妻子仇人慕容博的报仇,最后两人都解脱,血海深仇,尽归尘土。

每个人都要有个幸福的尺度。放下才会释然解脱。詹青云受到金庸小说影响,有侠者的义气和格局。

虽然是女博士,但她辩论起情感辩题来,还是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在“情侣吵架,到底应不应该谁错谁道歉,还是男生先道歉?”里,她选了“男生先道歉”。她不是从传统的男强女弱来辩论,而是从生理和社会上找到理论依据。

也从和安全型男友的相处中,得出男人更容易从负面的情绪走出来,所以男生先道歉比较好。

这个观点非常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很多人喜欢看她在这一期的辩论。这一期里,她给人呈现一个懂道理又有女人味的一面,被称为是她的“封神”之作。

也给出了广为流传的金句:永远不要让你女朋友冷静下来,如果她冷静下来,你就凉了。因为”心静自然凉”。

工作上的金句:工作可爱了,生活才可爱。

喜欢的力量:是喜欢带来创造,创造累积成财富。

现在的詹青云,在辩论中收获了非常多的粉丝。屏幕里,说她是女神,越来越美。从她身上,看到的知识的魅力,看到语言的力量。也看到知识从她身上散发出来的美,是那么的独特,光芒。

期待詹青云接下来有更出色的表现,祝她登上“奇葩之王”的宝座。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