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此前美媒晒出的NBA90年代新秀赛季场均得分榜单上面,其中马刺队名宿罗宾逊高居榜单第1名,这位昔日的NBA联盟状元郎内线球星,他在1990年的NBA首秀赛季里面,打出了场均23分的常规赛得分数据,创造90年代NBA球员在新秀赛季的最佳场均得分。
2、迈克尔·乔丹(1985-86赛季):场均22分。作为新秀的乔丹在进攻端表现强势,展现出了惊人的得分能力。威尔特·张伯伦(1959-60赛季):场均36分。作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之一,张伯伦在新秀赛季就展现出了统治级的得分能力。奥斯卡·罗伯特森(1960-61赛季):场均30.5分。
3、马龙在1996-1997赛季达到了他运动生涯的高峰,他平均每场得分24分,抢得9个篮板球,并击败了天王乔丹,第一次荣获了NBA“最有价值球员”称号,还同时入选了全明星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
4、意大利人巴格纳尼成为了首个欧洲状元,他身高13米,被誉为下一个诺维茨基。巴格纳尼控球技术纯熟,投篮极其出众,三分球更是信手拈来,在新秀赛季他的三分命中率高达37%,场均贡献16分。不过巴格纳尼过于瘦弱的身体无法适应NBA的对抗,前景并不乐观。
5、新秀赛季邓肯场均砍下21分19篮板5盖帽的数据,命中率达到55%。彼时的他就是联盟最好的大前锋,入选了最佳一阵和最佳二防。布兰德 布兰德是99年的状元秀,巅峰时期的他是快船队的领袖,因此被球迷们誉为船长。布兰德是一个得分能力出众的黑人前锋,新秀赛季被公牛队选中。
6、文斯卡特 业生涯处子秀:1999年2月5日,卡特在他的第一场NBA比赛中取得胜利,11投5中得到16分,猛龙在客场103-92战胜凯尔特人。靠谱的队友:从1999年到2000年,在与猛龙的比赛中,前锋和后卫位置是最悲催的,因为他们不仅要追上高飞的卡特,还要对付在2000赛季末满21岁的超级巨星特雷西·麦克格雷迪。
尤因的风格就是没有特点,各方面都很平均,没有比别人更突出的数据,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是一位非常传统的中锋。大卫-罗宾逊的身材应该是四大中锋当中最惹火的,完美的肌肉线条堪比那些去参加健身选美大赛的猛男。
总的来说,90年代的四大中锋是所有中锋的典范,他们的风格涵盖了技术流、暴力流、防守型和全能型。然而,现在的球员却很难达到他们的高度和实力。
帕特里克·尤因:他以出色的进攻技巧和全面的防守能力著称。尤因的进攻手段丰富,他的梦幻脚步和中距离投篮都是他的招牌动作。虽然他职业生涯中未能赢得NBA总冠军,但他在场上的全能表现和遮天蔽日的防守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传统的超级中锋之一。
简单粗暴,非常有效。他们在三秒区之内都是予求予取, 一柱擎天级别的存在;可以说,如果没有迈克尔乔丹这个GOAT横空出世的话,九十年代,就会成为中锋的最后荣光。奥拉朱旺,奥尼尔等人所取得的成就,也会更加辉煌。
技术特点:被认为是完美中锋模板,技术全面,无论是背筐还是面框,中投都有不错表现,球风朴实无华,是最具普适性的中锋。
九十年代中还有四位历史级别的伟大中锋,他们分别是奥拉朱旺、罗宾逊、奥尼尔和尤因。其中尤因是四位中唯一没冠军的,但他攻守全能,进攻端技术细腻全面,一手兔子蹦跳投非常精准,加上遮天蔽日的防守能力,尤因是四位中最传统的超级中锋。
1、张伯伦是历史六大得分手中最矮的NBA球员。张伯伦,一个单场场均50.4分的古兽,只能排在得分榜第六张伯龙也是大师级人物。在进入职业篮球世界之前,他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大学学业。大学四年,张伯伦初来NBA时岁。之后张伯伦在NBA只打了14个赛季,岁从NBA退役。命运的宿敌也是一些改变人命运的外力。
2、所以纵然张伯伦前期辉煌,但为了总冠军,张伯伦在湖人队待得并不开心,只夺得了一次总冠军,最终得分榜也排在了第六的位置。 在70年和80年代,张伯伦一直都是NBA 历史 总得分王,这几位都是后来超过的张伯伦。
3、张伯伦生涯一共砍下了31419分,排在历史第六,而且张大帅只打了14个赛季,生涯时间并不算长。除此之外,张大帅可是砍下了单场100分的神迹,这个连乔丹都做不到,而且按照当时的人说,张伯伦是完全有机会超过100分的,只是他觉得100分比较好听,所以就没得分了。
4、张伯伦身高16米,臂章34米,站立摸高在两米九左右,虽然这个数据放在现在并不算出众,但是在那个遥远的,没有饮食管理、没有系统训练、没有科学医疗的年代,张伯伦的身体素质可谓是远超于同时代的球员。
5、可以说,在得分方面,张伯伦实在是太强了,生涯7次拿下得分王,也只比乔丹的10次少,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要多3次以上。但是,在历史总得分上,张伯伦却又是只排在历史第7,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编也为大家来分析一下。
年代的NBA在某些方面确实比现在更强大,但这点无法否认,90年代对三分球的防守水平显著低于现在。这从96年西部半决赛G2的一段视频中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面对卫冕冠军火箭队,超音速队采取了一个简单的策略:找到三分线外的空位,传球或者突破分球,然后出手。
我认为90年代NBA的防守强度,不比现在强!98年的总决赛非常典型,但比赛内容呈现的确实尴尬,每一回合没有什么战术分析可言,两个顶级球队打出来的效果,根本没有什么可分析的,就是简单的球星一对一,几乎每一个球都是这么打,毫无变化可言。当时的篮球比赛战术根本不复杂。
综合来看,现在更重视防守战术,当年的防守强度更大,至于哪个年代防守更强则无法判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简单的认定90年代的防守不如现在是不对的。乔丹确实被神化了,他是人而不是神,但是他是一个比所有人都出色的球员,这其中包括科比。科比最多能称上在纯进攻技术上无限接近乔丹,但谈不上胜过。
如果想证明以前和现在的NBA防守强度哪个大,首先就需要研究规则,看看当时的规则和现在的规则哪个更有利于进攻或者防守。然后是研究比赛速度,场均得分,防守强度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我来说吧。乔丹时代的防守不允许联防,现在有联防。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那时候的防守不行。那个时候防守其实很厉害的,89-90时期活塞的抱摔式防守,乔丹法则,只要乔丹一拿球,就3-4人从过来堵截,很野蛮。现代的防守,有联防,但是为了整体打球的美观性,还是比较文明的,总的来说防守强度没有以前大。
1、分到100分。截止到2022年12月28日,在统计的1990年代的nba赛场分数中,平均场次每场的得分数在90分到100分。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简称美职篮(NBA),是由北美30支职业球队组成的男子职业篮球联盟,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之一。
2、在这场总决赛中,公牛队一直没有拉开优势,大虫罗德曼只拿到了7分,皮蓬的得分也不够出色,砍下8分,而全场最佳的乔丹直接贡献了45分,不出意外地将公牛队送上了冠军的宝座。
3、奥拉朱旺 生涯场均数据:28分11板1盖帽7抢断 技术特点:脚步细腻,攻防俱佳 说起奥拉朱旺,人们第一想起的一定是被其发扬光大的梦幻脚步,但其实,这只能说是奥拉朱旺球员时代最闪光的一点,而非仅有的闪光点。
4、平均得分方面,乔丹在1993年对阵太阳的系列赛中,平均每场得到41分,总分高达246分。系列赛上场时间最长:1974年,贾巴尔在7场比赛中累计出场345分钟。单场最长上场时间:1993年6月13日,凯文-约翰逊在太阳队比赛中创造了62分钟(含3个加时)的记录。
5、-03赛季之前,诺维茨基被NBA球队总经理选为最佳国际球员,每场平均得分增加到21分。诺维茨基再被选中参加NBA全明星赛和进入NBA全明星第二阵容。2003-04赛季,诺维茨基遭受脚踝受伤,未能在NBA得分榜中占据前10名,但每场平均得分依旧有28分,并且每场平均抓到7个篮板和送出7个助攻。
6、库里的出现颠覆了整个篮球时代。他可以说是小球时代的先驱。乔丹 九十年代上篮过程中,不仅需要力量的平衡,还需要巧妙的翻盘。让人感到特别佩服的是,乔丹在当时这样疯狂的场面下,依然场均31分,但是现在的任何一个球员都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